|
---|
2024年1月5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Rick Henry副教授到访课题组,分享了关于低损伤结构系统的研究,介绍了一座两层预制混凝土建筑的振动台试验,该建筑采用框架-后张预应力剪力墙结构,采用单向和双向地震动加载,得到了低损伤结构在单向和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和破坏机理,进一步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剪力墙-楼板的耦合作用以及结构的非线性行为。此外,还分享了RC剪力墙的剩余承载能力、预制混凝土楼板的加固、地震作用下钢梁与RC剪力墙的连接以及联肢墙系统的响应等研究成果。同时,课题组同学依次介绍了近期科研工作,Rick Henry副教授也就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 |
|
---|
2023年8月21日至26日,课题组在中建技术中心采用万吨级多功能试验系统(世界最大的空间加载设备),完成了大型核心筒子结构三维空间复杂加载抗震试验。试验体原型为高层建筑底部楼层核心筒,设防烈度为8度(0.2g),按中国规范设计,试验模型尺寸为4 m × 3 m × 8.6 m,两个方向的墙肢厚度分别为150 mm和180 mm,加载边界为3向6自由度控制。本次试验重点关注:(1)高轴压与水平双向加载下核心筒的空间受力机理及抗震设计问题;(2)核心筒中偏拉墙的拉-弯-剪耦合受力行为(墙肢平均名义拉应力大于ftk),以及偏拉墙抗剪刚度退化引起的墙肢间剪力重分配问题。
| |
|
---|
2023年8月23日上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模拟”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新土木馆200B举行,会议由清华大学纪晓东副教授、东京大学Asai副教授联合主持。清华大学纪晓东课题组成员、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NIED)Fujiwara研究员、Nishi特别研究员、名古屋大学Nagae副教授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会议共安排了8个学术报告,老师和同学们就各自课题组的最新科研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本次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 |
|
---|
2021年9月9日至10日,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进行了调谐惯质阻尼(TVMD)联肢墙子结构动力加载试验。模型为某高层建筑顶部三层TVMD联肢墙子结构,1:3缩尺,模型宽约4.0 m,高约5.6 m,采用自主研发的调谐惯质阻尼器(TVMD)以“之”字型形式连接两片墙肢。试验采用大吨位、高性能动力作动器对TVMD联肢墙模型进行加载,通过观测模型的整体响应与局部现象研究了TVMD联肢墙结构体系动力特性和力学性能。本次试验是对TVMD装置研发、TVMD联肢墙体系设计理论与细部构造方案的综合验证,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 |
|
---|
2021年3月14日,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振动台实验室进行了3层RC框-剪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以验证基于计算机视觉的RC结构震损识别技术和剩余抗震能力评价方法。模型为1:2缩尺,平面尺寸为4.7 m×3 m,层高2.3 m,长边方向为框架-剪力墙,短边方向为框架。试验中通过摄像机和照相机,获取震损构件和节点的高质量照片,并以此评价震损导致的构件力学性能退化以及结构剩余抗震能力,与振动台试验量测的地震反应数据和体系识别结果对比。试验最终实现了对模型结构从完好到严重损伤的全过程记录,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
| |
|
---|
2019年5月23日~24日,“地震工程与抗震设计前沿”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何善衡楼举行,清华大学纪晓东副教授、北海道大学Okazaki教授担任研讨会主席,此次会议受到NSFC-JSPS中日合作项目的资助。北海道大学Okazaki教授,名古屋大学Maruyama教授、Nagae副教授,日本东北大学Takahashi副教授,清华大学潘鹏教授、赵作周副教授、纪晓东副教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王涛研究员、林旭川研究员等中日合作项目代表以及北海道大学Matsui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崔瑶副教授,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Shelly Zhang助理教授等参会并作了学术报告,来自日本东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的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会上,来自中国、日本及美国的师生畅所欲言、深入探讨。会议促进了国际地震工程领域青年学者间的交流合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9年5月24日上午,“地震工程与抗震设计前沿”国际研讨会特别设立了工程师专场,会议邀请了日本日建设计(大阪区)总工程师Kato博士、结构设计主管Yamada先生,全国工程勘探设计大师、教授级高工王立军,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杨蔚彪作报告。国际地震工程协会主席中岛正爱(Masayoshi Nakashima)院士通过远程视频参加会议。会上,中日学者就日本“建筑-结构”融合设计实践、中国超高层设计及施工实践等展开交流讨论,气氛热烈。
2019年5月25日,“地震工程与抗震设计前沿”国际研讨会组织了工程参观,近20名中日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上午,参观了位于北京丽泽商务区的三栋200m左右的高层建筑,其中,两栋建筑为钢管混凝土框架-伸臂桁架-核心筒结构,另一栋为钢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下午,中日学者参观了中国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施工建设。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其下部看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顶部为索网张拉结构。工程参观途中,中日学者就中日两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设计方法等问题交流看法,中国在高层建筑、大跨结构设计及施工方面的创新实践给日本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 |
|
---|
2019年5月23日上午,NSFC-JSPS中日合作项目的日方代表访问清华大学,中日合作项目代表以“基于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的建筑结构震损性能评估”为主题展开了专题讨论会。会上,中方负责人清华大学纪晓东副教授、日方负责人北海道大学Okazaki教授分别介绍了中日双方项目开展的总体情况。随后,日本东北大学Takahashi副教授、研究生Chida、Mimizuka,清华大学研究生苗增辉、本科生庄赟城等汇报了在损伤识别、裂缝量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中日代表就相关技术细节展开了深入交流,并讨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合作内容。
| |
|
---|
2018年10月12日,地震工程新进展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系馆何善衡楼举办,会议由清华大学潘鹏教授、纪晓东副教授联合主持。日本京都大学荣休教授、清华大学荣誉教授中岛正爱( Masayoshi Nakashima),清华大学潘鹏课题组、纪晓东课题组、施刚教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王涛课题组、林旭川课题组,北京工业大学唐贞云课题组、同济大学谢强课题组、和留生课题组,天津大学石运东课题组、罗云标课题组,重庆大学李小华课题组、大连理工大学崔瑶课题组等师生4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会上,各位老师就各自课题组最新的科研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会议促进了国内地震工程领域青年学者间的交流合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 |
|
---|
2018年10月8日,日本京都大学荣休教授中岛正爱(Masayoshi Nakashima)到访土木工程系,并同纪晓东老师课题组展开学术讨论,课题组师生分别介绍了近期科研工作,中岛正爱教授就课题组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长远建议。中岛正爱教授是日本工程院、美国工程院和墨西哥工程院院士,此次到访清华大学,受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中岛正爱教授是国际地震工程领域的著名学者,对推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与日本、美国等学术产业界在地震工程领域的交流合作有重要贡献。
| |
|
---|
2018年9月20日,Tohoku University的Ikago到访土木工程系并围绕调谐惯质阻尼器相关研究同纪晓东老师课题组进行了讨论。Ikago教授介绍了他在调谐惯质阻尼器研究领域的若干成果。纪晓东老师介绍了课题组中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同Ikago教授合作的研究计划。
| |
|
---|
2018年9月3日,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的Rolands博士到访土木工程系并以“Characterizing and interpreting thermal response of bridges and Measuring structural deformations using smartphones”为题进行了报告。来自土木系的多位教授和学生参与了讲座并与Rolands博士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此次讲座包括两个部分,Rolands博士为我们介绍了他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取得的若干成果。第一部分,Rolands博士基于非线性回归模型,提出了桥梁结构温度响应预测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展示了该方法在多跨连续梁桥损伤检测中的应用。讲座的第二部分集中介绍了基于智能手机影像的位移量测方法,并展示了该方法在静力试验、拟静力试验、动力试验以及实际桥梁位移监测中的应用。
| |
|
---|
2018年7月11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Carlos Molina Hutt到访课题组,围绕其关于建筑震后可恢复能力评价的研究进行了主题报告,介绍了关于结构抗震性能定量分析、抗震加固性能评价策略、现代结构设计基准测试方法等相关内容,并对未来建筑结构评价体系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课题组师生依次介绍了近期工作并与Carlos Molina Hutt教授进行了讨论,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 |
|
---|
2018年5月23日,地震工程新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系馆何善衡楼举办,会议由纪晓东教授和Taichiro Okazaki教授主持, NSFC-JSPS合作项目的中日双方代表和来自其它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来着清华大学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旨在促进NSFC-JSPS合作项目的中日双方交流,为之后的合作工作做准备。会上各位专家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同其他与会人员进行了讨论,本次研讨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 |
|
---|
2018年5月22日,NSFC-JSPS日方成员北海道大学Taichiro Okazaki教授, 东北大学Noriyuki Takahashi教授以及卡塔尼亚大学Edoardo Marino教授到访课题组,课题组师生依次介绍了近期科研工作,并与三位教授进行了讨论,三位教授就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
|
---|
2018年5月21日,NSFC-JSPS项目日方代表来访,部分项目成员围绕 “基于图像处理的快速震后结构损伤与性能评估”这一主题展开了学术讨论。苗增辉(纪晓东老师的博士生)以“基于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的震后结构损伤评估”为主题对他的工作进行了介绍。王啸霆博士(潘鹏老师课题组博士后)展示了关于抗震建筑韧性评估的最新工作,并且介绍了用于计算修复时间和费用的计算软件。Takahashi教授简要介绍了其课题组的研究。之后与会成员讨论了图像处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 |
|
---|
2018年4月18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Rick Henry学者到访课题组,介绍了新西兰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震后可恢复功能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新西兰发生的几次地震的经验教训,也分享了低损伤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设计研究过程,详细说明了后张预应力摇摆墙的设计思路。学术交流后,Rick学者和课题组达成了学术合作的意向,未来会在RC剪力墙拉剪性能研究方面开展更深入的交流。
| |
|
---|
2017年11月4日,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崔瑶副教授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纪晓东副教授课题组
在清华大学共同开展了一场联合组会,参与此次活动的还有清华大学部分本科生。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双方学生的课题展示与交流讨论,进一步促进两校之间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氛围,
有助于双方研究生取长补短、开拓思维、争相创新,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
| |
|
---|
2017年6月28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oichi Kishiki教授、罗马尼亚土木工程技术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Bucharest (UTCB))Andreea
Dutu讲师、大连理工大学崔瑶副教授以及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曲哲研究员到访课题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Andreea Dutu讲师做了题为“Traditional Romanian Timer
Frames with Infills”的学术报告,崔瑶副教授做了题为“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Roof
Joint”的学术报告。课题组成员也汇报了近期科研工作,并得到了四位来访学者的评价和建议。
| |
|
---|
2017年6月1日,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的Dimitrios Konstantinidis副教授和Tracy
Becker副教授到访课题组,课题组师生依次介绍了近期科研工作,并与两位副教授进行了讨论,Dimitrios Konstantinidis副教授和Tracy
Becker副教授就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
|
---|
2017年5月4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举办了结构抗震和功能可恢复研讨会。与会人员有日本京都大学Masayoshi Nakashima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Jason P.
McCormick教授,清华大学钱稼茹教授、潘鹏课题组、施刚课题组及纪晓东课题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王涛课题组、林旭川课题组,北京工业大学唐贞云课题组。会上,Nakashima教授分享了自己早年求学的经历,并做了题为“How
to Make A Presentation”的报告,指导现场的后辈学子如何更好的进行学术汇报。纪晓东课题组的刘丹、梁东星和程小卫先后上台做学术报告。
| |
|
---|
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副教授Jason P.
McCormick到访课题组,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课题组师生依次汇报了近期科研工作,McCormick副教授对课题组成员们的成果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
|
---|
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Bradford)教授Dennis
Lam到访课题组。课题组师生汇报了近期科研工作,并与Lam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Lam教授就课题组汇报内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
|
---|
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教授Kohju Ikago来访。上午,Ikago教授和纪晓东副教授交流分享了各自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下午,两方就合作项目做了进一步交流。 | |
|
---|
昆士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Sritawat
Kitipornchai来访,课题组同学汇报了近期科研工作,Kitipornchai教授对同学们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指导。
| |
|
---|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Imperial College)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David Nethercot来访,课题组同学汇报了近期科研工作,Nethercot教授对同学们提供了学术指导和建议。
| |
|
---|
2016年6月28日,震后功能可恢复结构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召开。会上,纪晓东课题组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吉敷祥一(Shoichi
Kishiki)教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曲哲课题组和北京工业大学乔琦云课题组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汇报,总结功能可恢复结构的最新进展,讨论开展学术合作。
| |
|
---|
日本科学院院士Akira
Wada教授来访,并在清华大学进行了为期5天的“塑性分析与基于损伤控制的结构抗震设计”短期课程,重点介绍了塑性分析理论和损伤控制设计理论,讲授如何将设计理论应用于抗震结构、隔震结构和消能减震结构。课程结束后课题组同学汇报了近期科研工作,Wada教授对同学们提供了学术指导和建议。
| |
|
---|
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副教授Oren Lavan来访,带来了题为“Optimal Seismic Retrofitting
and Design of Buildings Using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的学术讲座,重点介绍了运用各种阻尼器进行结构加固的优化设计方法。课题组学生汇报了近期科研工作,并与Oren Lavan探讨了课题组未来的研究方向。
| |
|
---|
上海力岱结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Lead Dynamic Engineering Co., Ltd.)的副董事长白井贵志先生及董事会成员贺明玄先生来访,介绍了该公司的产品,包括防屈曲支撑Unbonded
Brace(UBB)、U型隔震阻尼器U-Damper和粘弹性阻尼器VE-Damper,并与师生进行了交流。
| |
|
---|
Akira Wada教授来访,课题组同学汇报了近期科研工作,Wada教授对科研工作的创新和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指导建议。 | |
|
---|
日本京都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来访,与课题组同学展开学术交流,相互汇报了近期科研成果,并就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互交换了看法。 | |
|
---|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Toru Takeuchi教授来访并展开学术活动,Takeuchi教授作了题为“Seismic Design with Energy-control
Concepts”的学术讲座,介绍了基于能量控制的抗震设计概念及其在新建建筑及已有建筑加固改造中的应用。
| |